专利名称 | 一种治理河道黑臭底泥硫污染的生态修复方法 | 申请号 | CN201610521829.5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7280A | 公开(授权)日 | 2016.10.12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古小治;陈开宁 | 主分类号 | C02F11/00(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02F11/00(2006.01)I;C02F11/12(2006.01)I;C02F11/02(2006.01)I;E02B3/12(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治理河道黑臭底泥硫污染的生态修复方法 至一种治理河道黑臭底泥硫污染的生态修复方法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河道黑臭底泥硫污染的生态修复方法。首先将河道污染层底泥进行疏挖堆放至岸边并在底泥堆场外缘进行护坡,然后进行底泥无害化预处理。具体步骤包含暴晒、翻耕以及在初次暴晒后添加一定比例的混合改良剂进行改性,然后进行间歇式翻耕。预处理后在堆放底泥上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法可优先控制污染底泥酸挥发性硫化物的释放,同时伴随着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硫化物浓度的下降。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技术可操作性强,满足我国目前河流黑臭河道硫重污染治理的需求,有利于实现水体中沉积物硫污染的长效治理的目标。 |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