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氮、硫、铜共掺杂碳纳米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申请号 | CN201610920027.1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6540A | 公开(授权)日 | 2017.04.19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范翊;刘星元;张永强 | 主分类号 | C09K11/65(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09K11/65(2006.01)I;C09J11/04(2006.01)I;H01L33/50(2010.01)I;B82Y20/00(2011.01)I;B82Y40/00(2011.01)I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氮、硫、铜共掺杂碳纳米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至一种氮、硫、铜共掺杂碳纳米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硫、铜共掺杂碳纳米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碳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纯碳纳米点固态不发红光,仅在溶液态下发射红光但荧光量子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碳纳米点以含多羧基或多羟基的有机化合物为碳源,以氨基化合物为氮源,以含巯基的化合物为硫源,以亚铜化合物为铜源,通过微波法制备而成或者经硅烷表面改性后,通过微波法制备而成;碳纳米点的粒径为8nm?15nm,含有C=C、O?H、N?H、C?S和C?N键。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该碳纳米点的荧光胶水及其在白光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碳纳米点能够在蓝紫光下发射橙红色荧光,荧光量子效率可达17%,硅烷表面功能化处理后,荧光量子效率可达47%。 |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