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多孔核壳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载药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申请号 | CN201610268561.9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7157A | 公开(授权)日 | 2016.07.27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发明(设计)人 | 陈乾旺;汪冬冬;时若鸿;陈汝慧 | 主分类号 | A61K41/00(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A61K41/00(2006.01)I;A61K9/51(2006.01)I;A61K47/02(2006.01)I;A61K31/366(2006.01)I;A61K49/00(2006.01)I;A61K49/06(2006.01)I;A61P35/00(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多孔核壳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载药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至一种多孔核壳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载药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核壳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载药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多孔核壳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载药体是以普鲁士蓝多孔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作为核,含铁多孔金属有机框架MIL?100包覆在普鲁士蓝多孔金属有机框架的表面。该药物载体能装载天然药物青蒿素,克服青蒿素水溶性差的缺点,将更多的青蒿素通过静脉注射运送到肿瘤病灶部位,到达肿瘤部位后,由于肿瘤细胞处于酸性微环境,外层含铁多孔金属有机框架能发生降解,释放出装载的青蒿素;同时在808nm激光的照射下,核心普鲁士蓝纳米粒子能产生局部高热,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最终实现了青蒿素化学治疗和普鲁士蓝光热治疗相结合的协同抗癌疗效。 |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