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合成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使用的催化剂 | 申请号 | CN201610421123.1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8228A | 公开(授权)日 | 2016.10.12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郭向云;郭晓宁;郝彩红 | 主分类号 | C07C209/36(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07C209/36(2006.01)I;C07C211/46(2006.01)I;C07C211/47(2006.01)I;C07C211/51(2006.01)I;C07C211/52(2006.01)I;C07C213/02(2006.01)I;C07C217/84(2006.01)I;C07C215/76(2006.01)I;C07C215/80(2006.01)I;C07C227/04(2006.01)I;C07C229/60(2006.01)I;C07C221/00(2006.01)I;C07C223/06(2006.01)I;C07C253/30(2006.01)I;C07C255/58(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合成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使用的催化剂 至一种合成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使用的催化剂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一种合成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是按硝基苯类化合物和溶剂按质量比0.01?0.6:1,将硝基苯类化合物和溶剂加入反应釜混合后,再加入催化剂,形成悬浮液,其中催化剂与硝基苯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0.02?0.2:1;将反应釜密封并用氢气吹洗后,维持氢气在常压条件下,在反应时间内的总进气量与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6.5:1,在搅拌条件下,加热反应体系至10?50oC进行反应,反应时间20?300min。本方法具有条件温和,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反应周期短,产物收率高,选择性好的优点。 |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