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驱虫斑鸠菊中的倍半萜二聚体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 申请号 | CN201610387850.0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3882A | 公开(授权)日 | 2016.11.09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阿不拉江·图拉克 | 主分类号 | C07D493/20(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07D493/20(2006.01)I;C07D311/76(2006.01)I;A61K31/366(2006.01)I;A61P35/00(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驱虫斑鸠菊中的倍半萜二聚体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至驱虫斑鸠菊中的倍半萜二聚体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虫斑鸠菊中的倍半萜二聚体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化合物的为斑鸠菊大苦素二聚体?I,斑鸠菊大苦素二聚体?J和斑鸠菊大苦素二聚体?K,采用将粉粹的驱虫斑鸠菊种子,用石油醚渗漉脱脂得到总提取物,然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甲醇,甲醇/水分别梯度洗脱,再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反复进行纯化,经过波谱和质谱数据分析表明从驱虫斑鸠菊种子中分离得到三个新的倍半萜二聚体类化合物斑鸠菊大苦素二聚体?I,J和K。经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所提供的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人结肠癌细胞HCT?15和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具有较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可应用于天然的低毒抗肿瘤药物,从而为研制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的先导化合物。 |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