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无空间效应的次临界度逆动态测量方法 | 申请号 | CN201610708257.1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97920A | 公开(授权)日 | 2017.01.04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发明(设计)人 | 张潇湘;吴宜灿;胡丽琴;杨琪;宋婧 | 主分类号 | G21C17/104(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G21C17/104(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无空间效应的次临界度逆动态测量方法 至一种无空间效应的次临界度逆动态测量方法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空间效应的次临界度逆动态测量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实现不受空间效应影响的次临界度在线测量:选择固定源模式计算得到反应堆状态改变后中子通量密度归一化形状函数不发生改变的空间位置来布置探测器;根据脉冲中子源法或跳源法测定次临界堆参考次临界度及有稳定外源情况下的中子通量密度,利用次临界逆动态公式刻度外中子源项;根据探测器位置处读出的时序数据在线计算次临界度。本发明优点在于:测量次临界度时避免受到中子通量形状空间再分布的影响;可以响应缓发中子的延迟效应;无论是低功率或高功率下做到次临界度的在线实时测量。 |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