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可交联表面含氟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申请号 | CN201110373304.9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2781A | 公开(授权)日 | 2012.05.02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 发明(设计)人 | 张干伟;邹海良;李银辉;刘国军;涂园园;何谷平;胡盛逾 | 主分类号 | C08F292/00(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08F292/00(2006.01)I;C08F220/24(2006.01)I;C08F230/08(2006.01)I;C08F265/04(2006.01)I;C09D151/10(2006.01)I;C09D151/00(2006.01)I;C01B33/12(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可交联表面含氟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至可交联表面含氟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交联表面含氟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可交联表面含氟纳米微球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A结构单元含烷氧基硅烷基团或者酰氧基烷氧基硅烷基团,烷氧基硅烷基团经过水解后可以和基底进行键合或者交联,或者使得纳米微球间可以进行交联;B结构单元含氟基团,可以赋予表面超疏水疏油性能。将该可交联表面含氟纳米微球置于含氟溶剂中,加入盐酸四氢呋喃溶液和水混匀,再放入预处理后的基底材料,反应,得到具有超双疏性表面的材料。该材料的超双疏性表面的水接触角大于150°,油接触角大于150°,可见该材料能广泛应用于电力、军事、建筑及厨卫用具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式I) |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