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克隆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方法 | 申请号 | CN201010529261.4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9543A | 公开(授权)日 | 2011.02.23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朱立煌;吕启明;江光怀;李晓兵;李仕贵 | 主分类号 | C12N15/10(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12N15/10(2006.01)I;C12N15/29(2006.01)I;C12N15/63(2006.01)I;C12N1/15(2006.01)I;C12N1/19(2006.01)I;C12N1/21(2006.01)I;C12N5/10(2006.01)I;C07K14/415(2006.01)I;A01H5/00(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克隆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方法 至一种克隆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方法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已知的抗稻瘟病基因设计引物,得到引物对;2)以对稻瘟病菌高抗水稻为模板,用步骤1)得到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3)将步骤2)得到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得到抗稻瘟病基因;4)将抗稻瘟病基因转入易感稻瘟病水稻,进行稻瘟病的抗谱测定,得到具有新抗谱的抗稻瘟病基因,即为目的抗稻瘟病基因。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直接分离野生稻中的抗稻瘟病基因,转化水稻品种,获得抗稻瘟病的水稻,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抗谱测定,筛选出具有新抗谱的抗稻瘟病基因,有利于对水稻品种进行整体改良。 |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