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基于金属簇合物途径制备铂纳米电催化剂的方法 | 申请号 | CN200610119019.3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07272 | 公开(授权)日 | 2007.08.01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 | 主分类号 | B01J23/42(2006.01) | IPC主分类号 | B01J23/42(2006.01);H01M4/92(2006.01)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基于金属簇合物途径制备铂纳米电催化剂的方法 至一种基于金属簇合物途径制备铂纳米电催化剂的方法 | 法律状态 |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金属簇合物途径制备负载型和非负载型铂纳米电催化剂的方法。特征为:在碱性条件下通过一氧化碳与催化剂的前驱体在0~100℃反应得到金属簇合物溶液,为组分(A);在惰性气体或CO或它们的混合气体保护下向组分(A)中加入不同的碳载体或表面活性剂分散的碳载体,经搅拌,在30~120℃惰性气体或CO或它们的混合气体保护下移走溶剂,得到组分(B);将组分(B)经过水洗、干燥,得到碳载或非负载的铂纳米粒子催化剂组分(C),组分(C)中铂纳米粒子的直径较小、且粒子大小分布非常窄。将组分(C)在惰性气体或H2或CO或它们的混合气体保护下在100~500℃、获得粒子大小从1.8nm到20nm以上、且分布窄的纳米Pt催化剂,适合用作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电催化剂。 |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