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荧光共轭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申请号 | CN201010130815.3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376A | 公开(授权)日 | 2010.08.04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峰;陈俊道;刘佳伟 | 主分类号 | C07C43/20(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07C43/20(2006.01)I;C07C41/18(2006.01)I;C07D333/16(2006.01)I;C07C43/225(2006.01)I;C07C65/24(2006.01)I;C07C51/347(2006.01)I;C07C217/78(2006.01)I;C07C213/08(2006.01)I;C07C47/575(2006.01)I;C07C45/61(2006.01)I;C09K11/06(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荧光共轭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至一种荧光共轭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荧光共轭化合物。该化合物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该化合物的骨架为由7个芳环组成的萘并苝共轭体系,因而具有较大的离域体系,同时由于甲氧基和取代的芳香基或杂环的推拉电子效应使得基态电子更易激发,能够促进荧光发射,因而具有较长的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和高的量子产率,其中,在氯仿或环己烷中的激发波长为450nm,发射波长为478nm,其量子产率最高可达0.78,在溶液中呈现鲜艳的绿色荧光。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上述共轭化合物的方法,原料廉价,合成简单,产物产率高,易衍生化,经仪器检测所得化合物结构正确,稳定性好,在光电材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