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制取丙烯的方法 | 申请号 | CN200710177402.9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2668 | 公开(授权)日 | 2009.02.11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齐越;刘中民;李金哲;吕志辉;杨立新;田鹏;李冰;袁翠峪 | 主分类号 | C07C11/02(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07C11/02(2006.01)I;C07C1/20(2006.01)I;C07C6/00(2006.01)I;B01J29/06(2006.01)I;B01J29/83(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制取丙烯的方法 至一种制取丙烯的方法 | 法律状态 |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 说明书摘要 | 一种制取丙烯的方法,采用微孔孔径为0.3nm-0.5nm、且在200℃下 氨饱和吸附量为0.8毫摩尔/克-2.0毫摩尔/克的催化剂,并设置至少两个 反应区,包括:a)在第一个反应区,碳数不小于4的烃类在催化剂上发生 催化裂解反应,转化为包括乙烯和丙烯的烃类产物;b)在第二个反应区, 甲醇(或/和二甲醚)和含有乙烯的气体在与a)相同的催化剂上反应,转 化为含有丙烯和更高碳数烃类的产物;c)第一反应区的产物中,至少一部 分乙烯用作第二反应区的原料,第二反应区的产物中,至少一部分碳数不 小于4的烃类用作第一反应区的原料。采用上述方法,产物丙烯总选择性 可达75%以上。 |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