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虚拟动态群体的可见性判断方法 | 申请号 | CN200810113062.8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9667 | 公开(授权)日 | 2009.01.07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王竹;束搏;徐文彬;王兆其 | 主分类号 | G06T15/00(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G06T15/00(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虚拟动态群体的可见性判断方法 至一种虚拟动态群体的可见性判断方法 | 法律状态 |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动态群体的可见性判断方法,用于在群体仿真数 据的基础上对虚拟动态群体中的各个个体的可见性进行判断;其中,的群 体仿真数据包括个体、个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个体在某一时刻所对应的 场景节点的ID;方法包括:对静态场景进行可见性剔除,将每一帧的可见 性结果实时更新到节点可见性信息数组中;将仿真数据中的个体与场景节 点ID所对应的场景节点相结合,然后根据节点可见性信息数组中场景节 点的可见性,实现对个体的可见性剔除。本发明的方法将群体中的个体作 为其相应场景节点的一份子,直接将场景的可见性赋予到个体身上,避免了 单独对数量巨大的个体进行可见性判断,大大减少了空间数据结构更新和个 体遮挡查询带来的消耗。 |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