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表面接枝有机功能分子的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申请号 | CN201010276979.7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9376A | 公开(授权)日 | 2012.04.04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阳明书;董全霄;丁艳芬;张世民;王峰 | 主分类号 | C08K9/06(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08K9/06(2006.01)I;C08K9/04(2006.01)I;C08K3/36(2006.01)I;C09C1/28(2006.01)I;C09C3/12(2006.01)I;C09C3/08(2006.01)I;C08L23/00(2006.01)I;C08L67/00(2006.01)I;C08L63/00(2006.01)I;C09J11/04(2006.01)I;C09D7/12(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表面接枝有机功能分子的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至表面接枝有机功能分子的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属于有机功能分子修饰的二氧化硅领域,特别涉及到表面接枝有机磷类杂环化合物的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方法是以硅烷偶联剂为桥联,将有机磷类杂环化合物化学接枝到二氧化硅表面,其中硅烷偶联剂占表面接枝有机功能分子的二氧化硅总量的0.1wt%~50wt%,有机磷类杂环化合物占0.1wt%~50wt%,余量为二氧化硅。本发明的表面接枝有机功能分子的二氧化硅可作为功能助剂,添加到聚烯烃、聚酯、环氧树脂、粘结剂、涂料、橡胶或纤维等高分子材料中,用于提高制备所得上述材料的抗热老化性、抗光老化性、耐热性、透明性及阻燃性能等。 |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