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申请号 | CN201110346220.6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4073A | 公开(授权)日 | 2013.05.08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玲;孟国文;黄青;钱益武 | 主分类号 | B01D71/10(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B01D71/10(2006.01)I;B01D71/16(2006.01)I;B01D67/00(2006.01)I;G01N21/64(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至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多孔膜为表面布满微孔的直径为300~500nm的纳米纤维组成的多孔网状结构,其中的纳米纤维由质量比为75~85∶1∶1.8~2.2的纤维素、1,4-二羟基蒽醌和二价铜离子构成;方法为先将醋酸纤维素、1,4-二羟基蒽醌、三水硝酸铜和溶剂相混合,得到纺丝溶液,再将纺丝溶液置于静电纺丝机上进行静电纺丝,得到掺杂有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的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组成的多孔膜,接着,将掺杂有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的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组成的多孔膜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制得目标产物。它可作为采用荧光分析法检测时的荧光传感材料来对痕量三价铬离子进行快速检测。 |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