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探明增强钒合金抗辐照性能途径

2022-10-19 10:34:19

  近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材料中心研究员张崇宏课题组及合作方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材料所,在钒合金抗辐照性能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核聚变》。

  核聚变的实现有望为人类解决能源问题提供终极方案,而可控核聚变的发展目前还需在多个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其中,解决材料问题是可控核聚变发展的关键。钒合金以优良的高温强度、低活化性、与液态增殖剂的相容性成为核聚变堆先进包层的重要候选材料,其抗辐照性能是目前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

  科研人员依托近代物理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中能辐照终端(SFC-T1)开展了钒合金的辐照效应研究,对钒合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冷加工以及高温退火处理来调控位错。针对晶粒、位错线、纳米空洞三个因素对钒合金的抗辐照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还分析了不同初始微结构对辐照缺陷的影响,并量化分析了初始微结构的尾闾强度对材料辐照硬化的影响。

  研究发现,冷加工和退火过程给材料中引入的高密度位错线可以降低辐照位错环的尺寸,进而提升材料的抗辐照硬化能力。另一方面,冷轧过程和高温退火中引入的不同尺寸的位错线对辐照硬化的影响趋势有明显差别。此外,高密度的纳米空洞可以显著提升钒合金的抗辐照硬化能力。

  该研究探明了合金化工艺之外增强钒合金抗辐照性能的途径,为完善辐照损伤理论以及优化钒合金的抗辐照性能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88/1741-4326/ac81d9

相关资讯

官方客服(周一至周五:08:30-17:30) 010-8264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