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5日至28日,辽宁省大连市 第五届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
2018年4月,“第五届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将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本届会议由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毒理学报》编辑部共同主办。
历时四届,在生态毒理学领域各位同仁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已逐渐成长为本领域特色鲜明,颇有专业口碑的学术交流平台。这个平台开放平等,自由活跃,在这里,您可分享最新的科研进展,畅谈学术见解,展现自我;您可邀约故交共叙友情,结交新友共谋合作;您可交锋智慧,激荡思想,开启新思维新视角。
本届会议主题是“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价及防控新技术、新原理”,将根据本领域的最新进展设置多个议题展开讨论。如同往届会议,交流形式亦包括大会报告、分会主旨报告、口头报告和展板报告。会议计划依然由英国皇家化学会设立优秀口头报告奖和优秀墙报奖,并颁发获奖证书。
会议举办地大连市气候宜人,风光旖旎,海湾礁石错落,地貌奇特,构成了蓝天、碧海、白沙、黑礁为特色的幽雅明丽的海滨风光,是我国北方地区著名的旅游、休闲胜地,素有“北方明珠”“浪漫之都”之称,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该校“环境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为辽宁省一级重点学科,“环境/生态学”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ESI)排名全球前1%。建有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持久性有毒物质的污染预防与控制”创新引智基地。环境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包括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名。2011年以来,学院承担国家水专项课题、973课题、86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近百项,发表SCI论文60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90余项,10余项专利技术已成功实现工程化应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自建所以来,大连化物所造就了若干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及一大批高素质研究和技术人才,先后有18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位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2011年以来,大连化物所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47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奖励8项,中科院、省部级一等奖12项。该所建有环境工程研究室和生态环境评价研究团队,从事三废治理和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重点的分析、环境行为及毒性效应方面的研究,承担了973课题、86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等系列研究项目。
《生态毒理学报》创刊于2006年,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美国化学会的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美国生物学文摘预评(BIOSIS Previews)”、“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英国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 Record)”等检索机构收录。迄今为止,《生态毒理学报》是我国唯一的一本专门报道生态毒理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学术期刊,创刊以来的10余年中,学报一直致力于追踪、报道我国环境风险与生态毒理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及新技术与新方法,汇集了许多学科前沿成果,记录了近年来我国生态毒理学的发展历程。
本次研讨会将编辑制作电子版会议论文摘要集作为会议交流资料(非正式出版物),会议论文集将制作成PDF格式,分为目录和摘要正文2个部分。同时,将遴选部分论文在《生态毒理学报》正刊上优先发表。
热忱欢迎和期待各位同仁2018年4月相聚于大连“第五届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敬请《生态毒理学报》的忠实作者和读者代为广泛宣传,联络好友共同前往。欢迎企业界朋友赞助会议!
一、会议组织
学术委员会(以姓氏笔画排序,*为责任发起人):
刁晓平,于云江,于红霞,马梅,王子健*,王菊英,王遵尧,尹大强,石利利,朱永官*,朱鲁生,全燮,刘树深,刘猛,刘薇,汝少国,许宜平,麦碧娴,李志华,杨旭,陈吉平*,陈吕军*,陈景文*,应光国,张勇,张玉生,张效伟,张海军,罗义,季荣,周启星,周炳升,单正军,孟紫强,赵美蓉,查金苗,施华宏,姜辉,祝凌燕,骆永明,秦占芬,聂湘平,徐顺清,殷浩文,高志贤,高愈希,袭著革,董四君,游静,蔡喜运,蔡磊明,潘响亮,戴家银
组织委员会:
陈景文,陈吉平,全燮,刘猛,蔡喜运,李志华,张海军,卢宪波
会务秘书组:
刘薇,乔显亮,李雪花,张保琴,谢宏彬,傅志强,侯一宁,张慧,饶凯锋,宋晓旭,李越超
二、会议内容及主题
会议内容主要涉及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价及防控的新技术原理,计划设立以下讨论主题:
主题1:化学物质转移释放和环境暴露分析
主题2:化学物质的环境和健康危害评价
主题3:化学物质的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价与控制
主题4:有毒污染物的环境管理及毒性削减技术
如同往届会议,借助本届会议平台,将邀请有关研究机构和知名学者针对当前国内生态毒理学热点前沿问题,召集独立的专题学术讨论会。同时也欢迎国内同行主动申请和组织专题学术讨论会!
此外,本届会议特设“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国际青年学者·星海环境论坛”,特邀在海内外的环境与生态领域优秀学者做专场报告。
三、会议组织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毒理学报》编辑部
四、会议论文征稿
1. 将面向全国征集与上述主题相关的学术报告和论文,由会议组委会择优选用,并根据报告内容分别安排大会报告、主题主旨报告、主题口头报告和展板报告。
2. 参会代表均需提交论文摘要,组委会将制作成电子版(PDF格式)的会议论文集,作为会议交流资料。论文摘要模板请见附件(请严格按照模板格式提交,以保证会议论文集的规范),投稿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25日。投稿方式将在第二轮通知中公布。
3. 希望在《生态毒理学报》上发表文章的参会代表,可将摘要扩展为完整的学术论文,投稿方式为:登录《生态毒理学报》主页http://www.stdlxb.cn,按照正常的网络投稿程序提交全文(没有《生态毒理学报》作者账号的参会者,请先完成作者注册),投稿时,务请在“拟投栏目”中选择“第五届研讨会-全文投稿”。稿件通过评审后,将在《生态毒理学报》正刊上优先发表,投稿截止日期为2018年9月30日。
五、会议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2018年4月25日至28日(周三至周六)。(2018年五一假期为4月29日至5月1日)
会议地点:辽宁省大连市
六、会议注册及费用
根据上次会议报名情况,本次会议的规模初定为1000人,主要面对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与有毒物质环境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本次会议将继续设立研究生论坛,为在读博士研究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场所。研究生论坛初步安排在26日至27日晚上19:00-21:00,具体安排视报名情况确定。
预注册:预注册代表通过银行转账的形式预交注册费,注册费为1400元/人,在读研究生注册费为1000元/人,预注册交费的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31日。
常规注册:常规注册代表通过银行转账的形式交注册费,注册费为1600元/人,在读研究生注册费为1200元/人,常规注册时间为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4月24日。
根据往届会议的经验,本届会议将不再退回注册费,预注册和常规注册代表如果因特殊原因届时不能参加会议,可以请其他专家代为参加,已安排报告的代表,可以请未注册报告作者参加并代为报告。
现场注册:现场注册代表可通过现金或刷公务卡的方式交注册费,注册费为1800元/人,在读研究生注册费为1500元/人。
会议的注册费主要用于租用会场、会务设施及制作会议资料等。参会代表的差旅费、住宿费自理。
七、重要日期
参会申请:2017年12月15日~2018年4月25日为会议代表召集期(开放窗口)。
会议报到:2018年4月25日
会议报告:2018年4月26日至27日
生态考察:2018年4月28日
八、联系方式
(1) 会议投稿: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毒理学报》编辑部,邮编:100085
联系人:侯一宁、张慧
电话/传真:010-62941072 E-mail:stdlxb@rcees.ac.cn
网站:http://www.stdlxb.cn
(2) 会场会务:大连市凌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学院,邮编:116024
联系人:刘薇
电话/传真:0411-8470 9160,E-mail: liu_wei@dlut.edu.cn
网站:http://est.dl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