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是在海量数据集成的基础上,根据地震灾区的水土资源、生态重要性和脆弱性、自然灾害危险性、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的综合评价,确定可承载人口规模,提出不同空间功能定位及产业导向,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另外在指标监测的基础上,可长期度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通过四川省政府委托的5.12汶川地震和4.20芦山地震两次灾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利用此技术为灾区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已经研发了四川省分县、市、省不同尺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与评价关键技术,初步建立基于县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大数据平台,未来将尝试构建区域性立体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为国家自然资产核算体系战略提供技术支持。